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

新华社、法制日报互怼 环保督查到底应该几刀切、怎么切?

2017-07-01 11:11149

引 言

浩浩荡荡的环保督查清扫神州大地以来,问题不断,争议重重。其中“一刀切”问题最为突出,社会各界对此众说纷纭。这不,前段时间,新华社和法制日报两大官媒就“一刀切”问题怼起来了。新华社方认为环保管控不能一刀切,法制日报怼曰:就该一刀切。其他论坛也纷纷发言,加入论战。

最先是新华社发文《环保管控不能“一刀切”》,对环保督查“一刀切”引发的企业和民众的不适反应进行了声援,对督查执法的精准性提出了质疑。

文中提到某省级工业主管部门日前调研发现,一些地方执行环保管控措施,不论企业是否环保达标,一律实行错峰停产,有的达标企业因此被关停4个月。

文章指出管控措施还需进一步完善。对环保达标企业,给予大力支持,促其健康发展,抢占市场先机;对环保不达标企业,要坚决予以整治,促其改造升级,否则予以关停。如果不加区别地执行同等管控措施,则难以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。

之后,“一刀切”问题引起连锁反应,先是一篇名为《大面积停产、失业、民怨沸腾,国社发文质疑‘环保风暴“一刀切”》的文章对一刀切问题引发的不良后果进行了报道,受到广泛关注。

文章内容除了讲环保风暴导致了纺织、印染、养殖等行业在内的大批企业大面积断水断电停产,工人停工失业,家庭生计堪忧等问题,最主要的是指出了如下问题:

1、运动式、一刀切式执法现象严重,环保渐渐变味。一些纺织企业老板哀叹:环保严查,本无可厚非,但在当前去产能、原材料飞涨的情况下,运动式、一刀切式环保渐渐变味,一场声势浩大的“保卫蓝天行动”变成了无数民企的哀号。

2、环保政策朝令夕改,不连贯不系统。有纺织人表示:政策要有连续性才行,今天一个政策,等你投资整改了;明天又一个政策,上次的整改又不行了!一个部门一个样,谁也不敢表态,这让我们很为难!

3、冷暴执法,无视百姓生存问题。环保执法本是好事,但绝不是一味的拆除、关停,应该把善后工作做到位,因为这场运动的背后关系着千万家庭的生计;如果没有照顾到这些人,环保无异于一场不人道的运动,这有悖于做环保的初衷。

接着,法制日报发文《新华社痛批环保一刀切,环境法专家:就该一刀切》。文章对前面两篇文章进行了反驳,支持一刀切的做法。文章指出:

1、政府一刀切引发民怨沸腾的现象不存在;

2、此次大督查,环保部所有的执法行动打击的都是不法排放企业。关停无污染企业只是个别案例;

3、一刀切就是要维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。对于环境违法违规企业,不应该有商量特别是讨价还价的余地,就该依法依规处罚。

4、警惕违法企业借民生实施绑架,一些地方个别企业就出现过企业主动员职工闹事的问题。

上述文章,各方的观点都是从自己角度出发的一家之言,不失真实性和正确性、却有失偏颇。现在一刀切下去,切出了这么多问题与矛盾,说明真有问题,而且问题很多。所以,环保督查到底该几刀切、怎么切?我认为要想切得好,上述问题与矛盾就必须解决,要解决这些问题与矛盾就必须达成以下共识:

一、环保督查、环保执法或者说国家国家大力整治环境,不管是从经济发展的必然性还是本身的意义来讲,这些举措都是势在必行的。不能因为限制经济提速而放弃环境治理,任何阻碍环保执法的理由都为自身利益辩驳的借口。所以,不能因为引发大批失业潮就否定环保执法的正确性。

二、解决企业环保问题不能只用关停取缔的办法,这是一种简单、粗暴的冷暴执法;关停后,污染的问题没了,但民众的生存问题来了,按下葫芦浮起瓢,并没有在根本上解决问题。说到底还是体质问题,政府没有统筹性地考虑问题,各部门只干自己的事、只执行自己的法,导致环保部做了前期的查处工作,却没人做善后工作。这就导致环保工作很难做,有人调侃,环保部并不傻逼,只是处在傻逼的尴尬位置上。确实,环保部现在所干的就是为政府一味追求GDP而留下的烂摊子擦屁股,还不受待见,这都是体制造成的。

三、有人以中小企业整治和恢复的费用远超过其创造的GDP为由,对此类企业全盘否定,认为这样的企业是经济发展的“负能量”,是有害的毒瘤,因此就应该取缔关停。这是一种极其无知、无耻、无良的认识。

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,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有4000万家,占企业总数的99%,贡献了中国60%的GDP,50%的税收和80%的城镇就业。同样,在全世界,中小企业都是一国经济的主体力量,是最受重视的群体。近两年来,李克强总理提出的“全民创业、万众创新”,事实上也是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一种培养。

有的人单从环保的角度片面地思考问题,要知道整治环境的终极目标还是民生与经济,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,要保证关停后失业人员有活路,经济稳定性不受影响,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。再者,中国的污染远不是小企业的或者说是哪一类企业的问题,应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。

中国的环保事业起步较晚,且处境复杂,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,所以问题较多,局面复杂。但环境治理是开弓的箭,所以污染企业不应该心存侥幸,执法部门不应该操之过急。

举报
收藏
评论
京东物流“青流计划”宣布再升级,推出物流行业首个环保日
据京东物流方面消息,7月6日,京东物流“青流计划”宣布再升级,推出物流行业首个环保日,旨在进一步推动和落实全供应链的环保理

评论2020-07-0739866

青岛西海岸新区新模式引领垃圾分类新风尚
近日,记者从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悉,新区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,推广“天麓湖”“孙家屯”等新模式,群众的知晓、参与、支持度与日

评论2020-06-2237344

济宁:智能垃圾分类进小区
作为智能垃圾分类的试点,今年5月份,济宁市首批四分类回收箱和两分类回收箱入驻如意新世纪小区。每个月,小区每户居民可凭智能

评论2020-06-1737105

芬林集团在生产中最大限度减少排向空气和水的污染物
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。我们所吃的食物、呼吸的空气、喝的水以及使地球宜居的气候,都是自然的馈赠。每年,大气中一半以上的氧气来

评论2020-06-0836947

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
据人民日报的消息,六五环境日前夕,生态环境部发布《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》和《2019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》。公报重

评论2020-06-0337107

环保严查下的机制砂并不会因此而“消失”,只会迎难而上!
还记得上次的“环保风暴”卷席而至的时候,砂石行业可以说是进行了一次“大转变”。有很多的企业都被要求停业的停业,整顿的整顿

评论2020-06-0137107

环保工作不放水,方向不变,力度不减,标准不降
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吕忠梅说,我们要环保督查、环境执法,但不能“一刀切”;我们要发展经济,但不要“带毒”的GDP。过去一段时间

评论2020-06-016164

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二的消费者认为纸质包装更环保
一项在禁令实施前进行的最新研究报告称,近三分之二的消费者认为纸质包装更环保。独立研究公司Toluna于2020年3月,受纸质倡导组

评论2020-05-265489

江苏淮安两制版企业偷排废水 企业负责人面临刑罚
为了降低成本,一些人竟将未经处理的印刷废水偷偷排放,造成环境严重污染。近日,盱眙县人民法院洪泽湖流域环境资源法庭审理了两

评论2020-05-185549

厨余垃圾“变身”有机肥料
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厨余垃圾与木屑、秸秆、树枝等搅拌均匀,再通过气流膜好氧发酵工艺将这些物质变成有机肥料……在太仓绿丰农业资

评论2020-05-135476